投资者在挑选股票基金时往往更多计较的是基金经理本人的能力,如是否名牌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否与金融行业相关,究竟是何种学历,尤其是比较看重其从业年限,但笔者却要提醒你,还应该考虑基金资产规模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尤其当市场处于不同状态时,其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看看下面这组数据:
甲乙两只股票基金分别隶属不同的基金公司,都在2009年5月发行设立,但截至2009年8月4日甲基金的累计净值为1.082元,乙基金的累计净值为1.236元,乙基金业绩明显好于甲基金。然而,若将比对时间延续至2011年11月15日,甲基金的累计净值为1.185元,乙基金的累计净值为0.768元,在此期间,这两只基金的经理人选并未发生变动,面对着完全相同的市场环境,业绩何以会相差如此之大?这就不是仅靠诸如不同的基金经理在能力、水平、风格以及经验等方面均存在差距所能够解释的了,事实证明,甲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为8.08亿,乙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为146.86亿,正是这种资产规模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最终导致了中长期业绩间的悬殊。你只要看看这两只基金在过去这段时间里的十大重仓股名单,再对应分析每个阶段的市场表现,就不难明白,不同的资产规模给基金经理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影响:
甲基金重仓持有的大都是国电南端、紫鑫药业之类中小盘股票,乙基金则重仓持有的大都是像中国石油、中海集运这样的大盘蓝筹股。自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出现阶段性最低点1664.93至2009年8月4日产生阶段性高点3478.01,市场基本处于单边上扬状态。而此后至今,市场则基本处于宽幅震荡状态。当市场处于单边上扬状态时,大盘蓝筹股由于拥有业绩预期明朗,巨大的流通盘方便大资金进出等特点,往往易受到大机构资金的青睐,基民们一定还记得像中国联通这种“大象”级股票被封住涨停板的情形。所以在这一阶段,乙基金业绩超越甲基金自然理所当然。然而,当市场处于宽幅震荡状态后,由于政府为了应对通胀一再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使得能够参与和愿意参与投资的资金大幅减少,以及经济前景不明朗,那些业绩跟随经济周期变动并且流通盘过大的蓝筹股便不再受宠,市场资金开始转而追捧那些中小盘成长股,尤其是能够得到政府政策支持有望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基金经理此时认识到了重仓持有周期性大盘蓝筹股将会导致其投资业绩不佳,想要对持仓品种进行结构调整,也会由于市场正值相对羸弱阶段,缺乏足够的资金承接其卖盘而难以实施。
纵观未来市场,由于原有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序幕已拉开,尤其是未来一个阶段虽然通胀已见顶,但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现行货币政策很难出现全面转向,所以,既不可能再现单边熊市,也很难见到“鸡犬升天”的大牛市,展现在投资者面前的将是上下反复震荡的平衡市。由此决定了当你准备选择买入股票基金时,既要考虑基金经理本人的操作风格是否稳健,是否具有较为出色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要注意其资产规模不要过大。建议可选择资产规模在5亿元至20亿元范围内的股基为好。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光大银行版权所有 互联网服务信息备案编号:京ICP备05013704号